首頁 | 聯繫我們
渣打银行
CERESCO
PauLY
SpectrumBrands
 
浮躁翻譯市場,怎能産生「專楊憲益」
发布日期:2012.06.01  来源:新華報業網

一年翻譯十部世界名著?三天就能翻譯一本書?

浮躁翻譯市場,怎能產生「楊憲益」

新華報業網訊 質量不過關的翻譯,竟成為制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瓶頸。11月2日,《走出去,講外國人聽得懂的故事》一文在本版刊出後,在讀者中引發熱議。在交流中記者發現,如果說文化隔閡只是在客觀上對翻譯產業造成了影響,那麼,當前翻譯界普遍存在的浮躁現象,則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內在障礙。

一年譯10本世界名著,真有「翻譯狂人」?

在中國,翻譯曾是一個很有地位、可以稱之為「家」的職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翻譯家楊憲益與夫人的合譯,讓世界見識了《紅樓夢》的不朽魅力,被譽為「翻譯了整個中國的人」。翻譯家傅雷更是贏得了「沒有他,就沒有巴爾扎克在中國」的高度評價。但現在,中外交流多了,原本精雕細琢的翻譯作品卻逐漸變成流水線上的產品,亂象叢生的翻譯現狀更是令人堪憂。

隨意走進一家書店,你會發現《巴黎聖母院》、《基督山伯爵》等世界名著的譯本多得令人眼花繚亂,內容卻良莠不齊。隨手一翻,便能發現明顯的語法錯誤和不知所云的歐式長句等。南方高校一位教授,據說一年就翻譯了10本外國名著,人稱「翻譯狂人」。但其所譯圖書,錯漏之離譜程度令人咋舌。他翻譯的《創造進化論》更是被稱為「一百年來最糟糕的中譯本」。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譯作還多是由知名出版社出版。

現在,出版社習慣於將譯文服務外包。登錄南京某知名高校BBS,招翻譯的帖子比比皆是。發帖者以中介公司居多,他們接下出版社的翻譯活兒後,就外包給高校學生。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大二的朱同學就經常接這樣的活兒。她告訴記者,一般是千字兩百元。「不過我的西班牙語還不過關,只能字典不離手,實在來不及就得靠翻譯軟件了。」

南京一家書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誰得獎就翻誰」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一個做法。諾貝爾文學獎,就是純文學書籍「搭車」熱銷的好機會。從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到秘魯作家略薩,每次諾獎一揭曉,不管該作家之前在國內是否出名,不出一個禮拜,他全套作品的中譯本就能擺上各大書店的暢銷櫃檯,可有些譯文實在不敢恭維。

在國家外文局常務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第一常務副會長郭曉勇看來,這些現象都是翻譯界浮躁的典型表現。名著為何不斷重譯,為什麼那麼多出版社熱衷做重複勞動?原因很簡單,一為省錢多獲利;二為出成果。引進一部新作品,不但要高價買版權,還要出錢請人翻譯,當然不如出版那些已過版權期的名著賺錢快。「翻譯質量不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不少翻譯從業者已從語言藝術家變身匠人,翻譯的文化傳播功能大大弱化。同時,翻譯隊伍魚目混雜,粗製濫造的作品比比皆是。」他告訴記者,目前全國註冊的翻譯企業超過1.5萬個,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其中不少企業只有幾個人,就是「夫妻老婆店」。有時為了趕工,3天就能翻譯一本書。

價格戰驅逐「良幣」,急就章怎出精品

針對當前翻譯水準下降問題,一位中年讀者這樣對記者說,「以前沒有互聯網,出國的機會也很少,但卻有那麼多翻譯大家。現在中外交流這麼頻繁,信息傳遞如此便利,翻譯的質量卻不如過去,真不知在搞什麼?」

面對讀者質疑,業內人士頗感無奈。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顧青就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就他了解的人文社科類外文圖書翻譯情況來看,質量的確在下降。「這類圖書的翻譯難度比較大,但現在的市場根本不給譯者充足的時間。」顧青覺得翻譯是在兩種文化之間進行轉換,等同於「二次創作」,創作就需要充足的時間來精心打磨。「催得過急,質量上肯定就會出問題。」

原中央編譯局局長、西葡拉美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尹承東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之前之所以精品多,不僅在於「大家」肯下功夫,關鍵在於社會上有一種鼓勵出精品的氛圍。以商務印書館的「名著中譯本」為例,許多譯者可以說是數年、數十年磨一書。如今這樣的氛圍早已蕩然無存。一位知名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只會給譯者幾個月時間,否則就會增加成本,很難更早搶佔市場。一味追求速度的結果必然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因此譯本裏出現事實性錯誤、語句不通也就不足為奇。

南京是我國翻譯產業重要基地之一,大大小小的翻譯公司很多,但公司的專業水平卻參差不齊。省科技翻譯協會秘書長唐寶蓮就說,一些小的翻譯公司,也沒幾個人,在報紙上登個信息,留個號碼,就開門做生意了。他們雖然標榜「低價」和「快速」,但業務大多交給兼職翻譯、甚至是大學生來完成,質量怎能有保證?翻譯本是個門檻很高的職業,之前就有「不是懂外語就能做一個好翻譯」的說法。但現在無序競爭造成的零門檻,徹底搞亂了翻譯市場。這樣的環境,只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

抬高門檻,翻譯市場應建立准入機制

一直以來,不少翻譯界人士都在呼籲成立一個全國性的翻譯管理部門。資深出版人、譯林出版社首任社長李景端對此很認同。他說,「目前,翻譯行業迫切需要建立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機制,確立一個主管部門可以加快這項工作的推進,並最終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郭曉勇也建議說,「律師、會計都有行業准入機制,翻譯行業也該有。」中國翻譯協會目前也在完善翻譯考核體系,爭取將考核納入翻譯市場的准入機制。

准入機制可以篩掉不合格者,可要想把真正的人才留在翻譯行業,則需要改變翻譯工作者目前的境況。

稿費偏低、翻譯作品不算科研成果、圖書封面上譯者名字要麼沒有、要麼過小……在與一些翻譯從業者交流時,他們也是抱怨連連。

郭曉勇坦言,報酬低、維權難,客觀上造成了當前中高端翻譯人才「難產」的局面,也讓很多業餘人士乘機混了進來。「要達到‘大家’水準,沒有十年、八年的修煉是不行的。但相比較付出的努力,譯者不僅回報偏低,社會認可度和榮譽感也不夠,一味把責任推在他們身上也不公平。出版社也不應以譯者文責自負為由,對譯稿不承擔甚至放棄把關責任。」

李景端建議,當前亟須組織一次對海內外有能力承擔中譯外任務的翻譯人才的普查,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對外翻譯人才庫。據郭曉勇介紹,外文出版社目前正在下力氣引進人才。目前9個語種共高薪聘請了170多個有過海外經驗的翻譯人才。「他們都屬於高端人才,不僅熟練掌握幾國語言,還有很深厚的多國文化背景。要像保護文化遺產那樣對待他們,完全靠市場也是不行的。」 本報記者 董晨 顧敏 翟慎良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12-2025 Wit Transl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